搜索

生态安全 河南省三门峡市南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实践

  生态安全是维护国民健康和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基础和保障,全方面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ECO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刻不容缓。清华同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南山生态保护与修复中遵循了“一优三高”(生态优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修复原则,系统解决了地灾风险隐患、ECO退化、山城用地冲突与生态价值释放受限等问题。实现南山从城市消极生态资源向绿色资产的转变。本项目获得2023年度河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三门峡地处黄河南岸,承载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使命。南山位于三门峡市中心城区南部边界,毗邻黄河一级支流青龙涧河,是区域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随着城市扩张,南山从城外生态屏障转变为城中山,面临建设空间侵占、生态功能退化、地灾风险等多重隐患,亟需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规划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南山3km⊃2;为规划范围,提出保护修复综合解决方案,统筹保护与发展关系,实现城市消极生态资源向绿色资产的转变。

  面向生态功能恢复、水土保持、地灾治理、生物多样性提升等多重目标,探索一条城市内部自然山体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规划提出“保护-修复-发展”层层推进的综合解决方案,落实“一优三高”(生态优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发展要求,系统解决城市内部自然山体面临的山城用地矛盾、ECO退化与绿色价值未能充分激活等多重挑战。

  规划基于GIS平台,运用高精度地理信息,通过地理环境特征判读、地质安全评估、生态资源价值与生态脆弱性分析,综合划定山体生态控制线,并与国土空间总体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涉及的用地情况做校核。山体保护框架确定山体绿线公顷,纳入规划管理体系严格管控;确定山体缓冲区211公顷,进行保护与利用的弹性引导。

  面向地质灾害防护、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功能提质增效等多元修复目标,根据塬面、坡面、冲沟、山前四类黄土台塬典型特征地貌,形成4个修复分区13个情景单元。针对不同地貌特征、不同修复导向的情景单元,应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措施,为修复提供多样化工具库。

  塬面以植被抚育修复为主,结合崩塌点修复,建设高生态价值的水土保持林,共计修复4类单元26.84公顷;坡面结合工程措施加固与植被复绿护坡,降低地灾隐患,共计修复4类单元25.36公顷;冲沟强化“沟头-沟坡-沟底”防护体系,防止侵蚀加剧,共计修复3个单元9.59公顷。非地质灾害敏感区域,从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功能提升方面出发,塑造城市特色生态景观,共计修复2个单元38.03公顷。

  规划基于地质安全、生态安全、景观价值、游憩潜力的量化评价,形成3大分区9类可持续利用子分区,实现人与自然各得其所、利用有序的共享生境。其中,禁建区落实生态保护要求,细分封育保护、抚育更新、地灾防护、生态留野四类主导分区;限建区在生态保护前提下,有限度地进行开发利用,细分地灾防护利用、景观休憩利用与生态休闲利用三类主导分区;适建区为建设开发划定空间,细分景观生态协调、集约开发建设两类主导分区,通过可持续利用的分区引导。在分区指引基础上完善南山与城市交通体系的衔接,融入植物园等城市公共功能,推动城市边缘生态屏障向城市生态活力核心的转变。

  目前已启动南山生态修复实施工程,初步完成修复面积8公顷。在空间优化布局方面,规划锚定山体保护范围,腾退违规、地灾风险的建设用地36公顷,盘活空闲地18公顷,新增绿地54公顷,同时推进南山植物园等城市重点公共功能项目合理落位,并已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法定管理。优化后的用地布局实现了建设用地的减量发展,大幅度降低南山片区的生态与地质灾害风险。规划通过重塑南山与城市的关系,引导南山成为三门峡市城市生态客厅与市民绿色休闲中心。

  团队成员:梁晨、钱源、孙国瑜、陈倩、谭畅、苏唱、韩晨曦、徐子钧、田涛、许莎莎、王吉尧、郑楠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