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1-29 19:05:44 | 作者: 荒山绿化
一头短发、面容清癯,风趣幽默、和蔼可亲……在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系广大师生看来,系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米秋东,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行家里手,也是在教师行业中诲人不倦的辛勤园丁,是适应社会要实现教学创新的改革者。这位双师型教师,立志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将一名名高校学生培养成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1995年大学毕业后,米秋东进入企业从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此后的17年,每年都有学生到其所在的企业和项目实习或就业。“不同院校的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怎么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是他在担任项目经理时就经常思考的问题。”米秋东说,2012年,他从网上了解到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有企业经历且有施工管理经验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心中藏着的“教师梦”被唤醒。当年8月底在项目竣工结束后,我向学院投递了简历,并最终按流程通过层层考试成为了一名双师型教师,立志用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心得,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建设行业人才。
育人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父母是榜样,老师是灵魂工程师,社会是大熔炉。“高职教育是高职层次的学生进入社会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够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达到真金不怕火炼,这是包括我在内的高职院校面临的严峻挑战。”米秋东说,在教学过程中,他根据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的“双核心”育人理念,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高度融合;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推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智、体、美、劳“三全育人、五维育德”体系的要求,始终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既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也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朝着学生在学业、思想、能力等每个方面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
身份的转变加之学院的教学改革,给刚踏入教师行列的米秋东的教学带来了不小挑战。2013年,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实施教学改革,进行一体化项目课程设计,随即实施一体化项目教学。
“实施一体化项目教学打破了老师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教师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产生了畏难情绪。该怎么样才能解决因为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于身为系主任的我也提出了新课题。”米秋东说,为了推进教学改革,他组织系里的教学骨干进行了多轮研讨分析,发现教学配套资源不足、项目化教材缺乏、实训场所功能不健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推进。于是,米秋东牵头组建了老中青合理搭配的课程改革教学团队,重新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在线精品资源课程,通过虚拟仿真动画来生动体现实践教学;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撰写项目化教材。他与系里的老师一起利用省级示范校建设契机,新建了市政设施建设工程诊断工作室、测量创新创业工作室、市政虚拟仿真工作室、市政BIM工作室等,完善了原有的市政综合实训基地功能。此外,推动学院加强了企业教师工作站建设工作,每学期都选派年青教师去企业教师工作站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教师们开阔了视野,也增强了实践能力。
据了解,在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和全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市政工程系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水准不断提高,有多名教师在一体化项目教学评定中被评为优秀。市政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全国及省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拓宽了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途径,也向“毕业就上岗,上岗就顶用”的目标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又在教师岗位上开拓进取,这让米秋东的教学工作“渐入佳境”,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6年,米秋东在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校建设项目中总体负责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技术重点专业建设;2018年,在学院省级“双高”建设项目中总体负责辽宁省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2019年,负责申报辽宁省级现代学徒制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技术试点专业并通过辽宁省教育厅立项。最让米秋东兴奋的是,2019年,他负责申报的职业教育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立项,这也是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第一个通过立项的国家级项目。
疫情防控期间,米秋东带领市政工程系的全体师生开创了“微信群+市政教学资源库”的线上教学模式,充分的利用并完善资源库已建课程,较好地完成了在线考勤、在线学习、在线互动、在线作业、在线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有师德、有责任心、具有奉献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强,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能力;授课方式诙谐幽默;和譪可亲,尊重同学,善于与学生沟通,处理问题公平公正,这是市政工程系的师生对他的评价。
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充分吸收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学术优势,加之从教后养成的“沉思”习惯,米秋东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目前随着城市居民的增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需求都会大量增长,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发展。”米秋东说,现在的城市交通拥堵、内涝、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体现出基础设施的动态服务能力和效率不足,通过数据和计算,更高效地连接供需双方,实现更精准匹配,使有限存量资源发挥更大效率。为此,可推动城市信息化与智慧化城市建设,使有限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与快速地增长的需求之间达到高度统一,智能化的前提是对城市数据的全面感知,高频度、高时空精度、多维度的数据,才能支持精细化建模和相对准确的短期预测推演。在市政基础设施运行领域,包括能源供给、地下管网运行,以及道路车辆等,都可采用智能化手段管理提高效率。
此外,米秋东认为,轨道交通是未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最具投资潜力的板块,同时随着城市内涝问题日渐突出,海绵城市等概念热度再增,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技术专业以提高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为目标,对增强服务市政建设行业发展的能力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高水平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米秋东认为,这离不开相关领域人才的的培养,其中高校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谈及对学生的殷切期待,他说,“真心希望每名学生毕业时都能达到德技并修,有专业方面技术素养,有责任心,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沟通技巧,肯吃苦,不好高骛远,在为国家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日前,黑龙江省结合实际,正式对外发布了《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意见》。
1月26日,住房城乡建设大讲堂第七期开讲。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宋寒松出席,部总工程师江小群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受邀作专题讲座。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首个垃圾分类应急处置中心——五华区垃圾分类应急处置中心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标志着五华区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能力再一次升级。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产生的10168吨碳减排量,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交易。这标志着厦门开启“以绿色交易促进社区垃圾分类”的新模式。
新春佳节将至,北京、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等地启动扮靓城市迎新春活动,点亮城市街景,强化城市保洁,打造有趣味、有特色的春节景观小品,营造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
海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认真贯彻落实习关于海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做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