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邯郸滏河大街改造!征求建议!

时间: 2025-03-24 04:19:21 |   作者: 游园广场

项目描述

  滏河大街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2009年进行了改建更新,现该路(渚河路—联纺路)段多处出现基础下沉、坑洼、龟裂等病害,影响到市民出行安全。为彻底整治道路病害,提升通行能力,确保安全出行,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计划2025年对该路段做改造。为确保改造达到最佳效果,我中心在前期调研和征求相关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改造方案(详见附件),现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欢迎广大市民热情参加,并将意见或建议于2025年2月5日前以书面形式邮寄至我单位或发电子邮件至指定邮箱。我们将认真研究梳理收到的意见建议,确保改造效果最优化。

  邮寄地址:邯郸市邯山区渚河路92号邯郸市市政工程管护中心生产股(请在信封上注明“滏河大街改造工程征求意见”字样),邮编:056001。

  设计说明:滏河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南起渚河路,北至北环路,全长7967米,道路红线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其中,联纺路至北环路段现状道路通行情况良好,该段改造保持现状道路断面不变,完善排水、再生水管网,恢复提升现有道路结构。渚河路至联纺路段道路横断面拟做改造,拟定的三种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具体方案如下。

  机动车道由双向四车道拓宽至双向六车道,宽度由14米拓宽至21米;侧分带向两侧迁移3.5米,宽度由2米调整至1.5米;非机动车道由7米调整至4米;人行便道保持现状。

  设计初衷:一是道路横断面实现全线双向六车道,与南北保持一致。二是机动车饱和度降低,提高了机动车道通行能力。

  方案劣势及问题:一是非机动车通行受阻。车道宽度由7米缩至4米,通行能力大幅度降低,最大饱和度从1.11提高至1.20,进一步加重拥堵、无序行驶现象,增加事故风险。二是现有行道树存在安全风险隐患。陵园路至丛台路需去除40棵以上净高不满足2.5米行道树主杈树杈,影响其生长寿命和稳定能力,增加恶劣天气下倾倒风险,危及行人和车辆安全。考虑后建议刨除换植,但又直接影响绿化景观整体效果和生态功能。三是绿化照明设计受限。1.5米侧分带去除两侧路缘石及靠背宽度,有效绿化宽度仅约0.8米,极大限制绿植选择与造型设计。狭窄空间不利于绿化维护,增大养护难度与成本。同时,位置外移后,侧分带已完全进入现有行道树树冠范围,路灯受树木遮挡,极大影响照明效果。

  机动车道由双向四车道拓宽至双向六车道,宽度由14米拓宽至21米;侧分带向两侧迁移3.5米,宽度由2米调整至1.5米;非机动车道由7米调整至4米;人行便道采用人非共板形式设置2.5米非机动车道。

  设计初衷:一是道路横断面实现全线双向六车道,与南北保持一致。二是机动车饱和度降低,提高了机动车道通行能力。三是较方案一可提升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

  方案劣势及问题:一是方案二与方案一比较,主要是解决非机动车通行服务的问题,但行道树安全风险隐患及侧分带绿化、照明问题均不能有效解决;特别是行道树,外侧新增加非机动车道,进一步增加了骑行风险点。二是人行便道采用人非共板形式,压缩人行道宽度。行人行走空间变窄,一方面对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增加了困难和风险;另一方面高峰时会形成非机动车、行人相互借道,存在比较大安全风险隐患。三是该方案实施将取消沿线个公共泊位,势必造成停车位紧缺。沿线大多为老旧小区,取消泊位势必增大停车需求及矛盾,增加因找车位长时间徘徊的无效交通流量和非法停放,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

  保持现状断面不变,对路口进行渠化改造,增加渠化段长度;优化和调整公交停靠站与小路口、商业区等出入口的位置,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通过沿线单位和社区走访及有关部门沟通,结合专家意见,拟采用此方案。

  设计初衷:一是保持现状断面不变,维持现有交通出行特征及方式。二是目前机动车道的服务水平略低,进口道由单向三车道渠化为单向四车道,出口道同样渠化,能逐步提升路口通行能力。三是无需对侧分带进行迁移或调整,能完整保留现有的绿化树木和景观设施,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绿化成果,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四是施工周期短,能降低施工对城市整体运行的长期影响。五是工程费用低,在实现交通改善目标的同时,能有效控制工程建设价格,保障建设标准和质量,使资金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方案劣势及问题:一是与渚河路以南和联纺路以北道路横断面不一致。二是对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提升有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