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12)丨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

  近年来,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涌现出一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的案例。2021年10月14日下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含18个案例)。这些案例是从相关部委、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益组织等单位推荐的127个案例中遴选而出,兼顾ECO类型的多样性、生态问题的典型性、修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为此,我们开设《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专栏,介绍案例。本期介绍“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案例情况,敬请关注。

  针对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多年金矿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提升措施,累计投资2.1亿元,撤销11家矿山企业矿权,关闭封堵矿山坑口1017个,拆除矿山设施1.45万个,固定矿渣2002万吨,清运矿渣584万吨,渣坡覆土70.9万立方米,栽植苗木80.7万株,撒播草种1.46万公斤,修复矿山环境面积2150亩。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解决了小秦岭矿区复杂立地条件下生态修复难题,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显著增多,水体明显好转,空气质量慢慢的变好,各矿山企业在地方政府主导下转型发展,当地工、农业产值年增加10亿元以上,实现了小秦岭保护区生态环境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最西部、秦岭山脉最东端,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理坐标北纬34°23-34°31,东经110°23-110°44,总面积15160公顷,森林覆盖率81.2%,属森林ECO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温带、暖温带过渡带森林ECO。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非常之多,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植物有秦岭冷杉、水曲柳等13种,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动物有林麝、斑羚等27种。另外,保护区内有5条黄河一级支流,位于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上游,由南向北汇入黄河,流域面积780平方公里,是黄河中游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小秦岭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床密集区,也是全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持续的黄金开采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造成保护区内矿坑分布数量众多,矿渣堆放量巨大,人类活动频繁,水源河流污染,部分区域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成为亟待解决的生态问题。

  项目主要采取工程、生物、提升等措施。小秦岭保护区创造性的采取“梯田式”、“之字形”降坡治理渣坡,带营养钵栽植苗木,在石头窝、树坑底部铺设可降解无纺布,二次挖坑覆土等新技术新经验,在当地矿山环境生态修复中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成功解决了小秦岭矿区复杂立地条件下生态修复难题。其中工程措施包括关闭封堵坑口、拆除矿山设施、清运矿渣、修筑挡渣墙、修排水渠、覆土等;生物措施包括植树、种草等;提升措施包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基地、高标准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对矿山治理生态修复成果进行提升。通过综合治理,达到“老问题逐步解决、新问题不再产生、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矿山整治生态修复目标。

  一是撤销位于保护区全部11家矿权单位矿权,彻底关停11家央企、地方国有和非公有制企业的1017个坑口(包括521个生产停产坑口,496个废弃坑口),采用1.3米厚钢筋混凝土对坑口巷道进行封堵;二是拆除砖房、工棚、活动房等矿山设施1.45万个;三是修建挡渣墙2.88万立方米,固定矿渣2002万吨;四是清运堵塞河道、道路的矿渣584万吨;五是平整渣坡143.5万平方米,在渣坡上覆土70.9万立方米;六是修建渣坡排水渠21.2公里;七是修建生态修复区防护围栏18.3公里;八是清理疏通河道 15.5公里。

  一是栽植各类刺槐、油松、华山松等苗木80.7万株;二是撒播苜蓿草、黑麦草、紫穗槐等混合草种1.46万公斤;三是完成矿山环境生态修复面积143.5万平方米。

  一是修建小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展馆600平方米;二是建设枣香苑、锦鸡岭、金银潭三个高标准生态修复示范区。

  据统计,2016年3月至今,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全方面实施矿山环境整改治理和生态修复,解决了50多年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实现了小秦岭保护区生态环境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显著增多,保护区内水体明显好转,空气质量慢慢的变好。2019年以来保护区先后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林麝、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勺鸡、黄喉貂、豹猫和大量红腹锦鸡活动踪迹;另外还拍到小麂、豪猪、松鸦、灰头鸫、红胁蓝尾鸲等多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活动的影像。通过强力整治和精心修复,小秦岭内原来的地方得到了治理和绿化,水体污染得到了明显遏制,据专业机构监测化验,目前保护区内五条黄河一级支流达到国家三类以上水质标准,空气负氧离子最高含量达到49890个/cm⊃3;,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空气质量一级(2100个/cm⊃3;)标准的24倍。

  小秦岭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当地旅游业快速的提升,亚武山森林公园、函谷关老子文化养生园、樱花大道、秦人码头等旅游经济圈迅速增长,每年实现旅游经济产值1.5亿元。矿山坑口关停后,各矿山企业在地方政府主导下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悄然兴起,国投金城冶炼转型升级项目顺利投产,铜箔产业成为地方又一新兴支柱产业,苹果小镇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当地工、农业产值年增加10亿元以上。

  小秦岭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了区内生态环境破坏区域,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生,为下游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向社会提供了更好的生态产品,维护了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同时,小秦岭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绿化苗木培育产业的发展。以展示小秦岭生态修复成功经验为主体的小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先后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小秦岭生态教育基地”,被三门峡市市委宣传部授予“三门峡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年来已接待110批5000余人次参观学习。2019年3月,中宣部将小秦岭保护区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发展”先进典型;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小秦岭保护区管理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4月,小秦岭保护区管理中心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原标题:《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12)丨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