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济南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坚持突出重点与全方面推进相结合,围绕思维创新、管理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按照“能建必建,应建必建”原则,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方面提升我市绿色矿业发展水。截至目前,济南市现有持证矿山企业60家,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条件的矿山52家,其中48家矿山已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并纳入绿色矿山建设名录,大、中、小型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到93%、100%、83%。全市绿色矿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黄芩、地黄、丹参、射干……4月21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记者来到莱芜区口镇街道陶北村中草药种植基地。在这里,绿油油的中草药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谁能想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往昔曾是一片满目疮痍的矿坑。
莱芜区地处鲁中山区与泰山东麓交汇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域内多山地、丘陵与河流。长期以来,受矿产资源开采、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区域ECO遭受破坏,出现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土地塌陷等问题。尤其是矿区周边形成的废弃矿坑与山体,不仅威胁地质安全,每逢雨季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
莱芜区紧扣“生态立区”战略定位,构建起“生态治理-产业转型-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创新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由过去单一要素的保护修复转变为区域性、空间性、系统性、功能性等多维度的区域生态系统提升。坚持传统治理手段为基础,建立“生态修复+产业导入”的创新机制,形成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为资源型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济南样本”。
秉持尊重自然主体性的原则,不过多人为干预,依靠生态自愈性,完成生态修复工作。莱芜区孟家洼村北、村东两处历史遗留矿山,现状条件良好,无地质安全风险隐患,不会对周边水土造成污染,无明显视觉污染,并且自然条件丰富,紧邻植被茂盛山体,具备自然恢复的水土环境,无需人为干预,通过自然环境孕育就可以恢复植被茂盛,实现与旁边的环境基本协调状态。本着“生态修复依靠生态”原则,采用自然恢复模式做修复,目前该两个矿山范围内自然绿化率已达到100%,彻底恢复自然生态价值。自然恢复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仅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再生,恢复受损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还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成本和风险。通过自然恢复,可以有效改善ECO自身调节能力,逐步恢复到更健康、更稳定的状态,从而增强其对外部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莱芜区口镇街道陶北村矿山位于陶北村北300m,矿山面积1.83公顷,矿山范围内现状地类主要为其他林地和水浇地。因历史原因,造成大量的林地破坏和耕地压占,现场视觉污染严重,林地和耕地处于长期低效利用状态。为充分的发挥矿山的区位优势,引进莱芜区陶北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500万元。批复项目设施农业用地面积3.52公顷,为提升中草药种植效益,合作社与农业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优选出丹参、黄芩等适生药材品种,并引入绿色种植技术,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年生产规模可达400万株。中草药种植与矿山修复工程深层次地融合,在废弃矿坑区采用“客土改良+固地保水”技术,既改善土壤结构,又形成“药材护地+经济增收”的生态治理新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双赢。该实践构建起“三生融合”的示范样板:生态层面完成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修复,生产层面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链,生活层面带动村民年均增收2.4万元。通过构建“修复成本分摊、生态产品增值、产业收益反哺”的闭环机制,为黄河流域矿山修复贡献了可推广的“济南方案”,标志着生态治理从单维修复迈向“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系统性价值重构。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离不开产业这个重要的转换角色,树立产业思维进行生态修复就显得格外重要。以陶北中草药种植基地为例,该项目带动了中草药加工、物流运输、农产品销售等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高效利用废弃矿山及土地资源,共盘活废弃矿山320亩,消除50米高差陡崖安全风险隐患,坡面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5%,水土流失减少90%,累计修复土地3000余亩,预计年增收30余万元。将原本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转变为产业经济体,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3倍以上。这一转变不仅优化了区域产业体系,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并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稳步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济南市矿山企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依照国家省市关于绿色矿山建设有关要求,对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条件但尚未建成绿色矿山的企业,制定年度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倒排工期,快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对已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持续优化提升,以打造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绿色矿山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科技攻关,以绿色发展赢得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前景,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多赢的高水平发展之路。
2023-12-28
2023-12-28
2023-12-31
2023-12-31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