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暑热未消。漫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海拔最高的村庄——百花峪村,新修的柏油路平坦宽阔,路边的山花争奇斗艳,一座座独具特色的民宿错落有致,散落山间若隐若现。
百花峪村党支部书记陈长田说:“百花峪村位于蒙山深处,过去,村民守着周围5000多亩林地过着苦日子,盗伐现象时有发生。如今,我们将这5000多亩生态林权益分割成103张林票,精准发放到村集体和村民手中。邮储银行蒙阴县支行依托这些林票给村里授信,大伙拿着这些林票,不用砍树就能获得银行贷款办民宿、办农家乐,从‘守山饿肚’到‘靠山致富’。”
百花峪村“点绿成金”让青山变“银行”,是近年来山东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有效路径的生动实践。
在山东省青州市仰天山参生态种植基地,高大的乔木掩映下,低矮的灌木和草丛繁茂葱郁,其间一簇簇鲜红的人参籽在翠绿中尤为醒目,部分人参籽已然成熟,散落地面。
种植基地管理方、山东盛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于国春说:“仰天山森林覆盖率高,但林下空间未得到高效利用,导致生态资源闲置。我们得知,这里独特的土质、温度和湿度较为适合人参生长。经过反复试验,从2013年秋季开始,公司引种的几百棵长白参苗在度夏、过冬等环节表现良好,并实现了开花结籽,且各项主要指标均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相关标准。”
近年来,青州市在严格保护森林生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探索林下空间生态友好型开发,通过与科研院所、生产单位联合攻关,不断的提高人参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相继开发人参山楂、人参蜜片等30多个产品,相关产业年产值已突破7000万元。
位于鲁北平原的乐陵市以枣闻名,有3000多年的枣树种植历史。当地有全国最大的千年原始人工结果林,枣林年产金丝小枣1亿公斤,占全国枣产量的1/10。
近年来,为充分挖掘红枣产业内生动力,乐陵市不断加大对原生态枣树资源的保护力度,对500年以上的枣树实行挂牌保护,落实管护措施。建立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及“电商+基地+农户”新模式,推进红枣产业提质增效。研究开发枣干、枣茶、枣蜜、枣酒、枣醋等几十种产品,衍生出浓缩枣汁、金丝枣酒、红枣酵素等覆盖不一样的层次的400多个深加工产品。
地处蒙山腹地的蒙阴县,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被资源,其山区沟峪独特的地理和天气特征情况,适合蜜蜂养殖。当地蜜粉源植物种类多达200余种,覆盖总面积约200万亩。
在蒙阴县山东蒙甜蜂业有限公司蜜蜂科普展馆样品展示区,蜜酒、蜂花粉、罐装蜂蜜等蜂产品琳琅满目。据了解,这是一家集蜜蜂养殖、收购、研发、加工、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类企业。企业具有蜂王浆冻干粉、蜂蜜酒、蜂蜜化妆品等高端产品60余种,年产品加工量1000万斤,产值约1.6亿元。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蒙阴县分局局长刘继奎介绍,蜂产业属绿色产业,近年来,蒙阴县充分的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坚定秉持绿色生态产业导向,以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为抓手,着力推动蜂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加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在潍坊市峡山区,当地以山东艾福堂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艾草加工产业园。艾草在这里被“吃干榨尽”,衍生出艾条、艾柱、精油、艾香、汽车挂件、枕头等六七十种产品,畅销全国。
山东艾福堂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松介绍,近年来,当地将环境整改治理与艾草产业培育相结合,盘活“五边”(村边、屋边、路边、沟边、田边)零散土地及闲置边角地块,规模化种植药用艾草,构建“村集体+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建立起2000亩标准化种植规模,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管理体系,亩均可增收约2000元。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峡山区聚力推动产业融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
午后的济南市佛慧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们正悠闲地品着茶,欣赏着窗外的满山翠绿。
佛慧山景区是千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长期以来,以皇宫酒店为代表的多处建筑侵占蚕食了景区北侧原有山林和绿地,极大影响市民游玩体验。
为提升省会城市品质,济南市大力推进佛慧山景区北入口生态恢复工程,拆除原有地上建筑物,大面积实施山体生态修复和绿化景观提升,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自然的休憩环境,实际做到还山于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
正在景区游客中心休息的姜女士说:“以前除了吃饭,没人来这儿。现在大酒店拆除了,视野开阔了,环境也更优美了,来游玩的人慢慢地多了。”
从蒙山腹地到胶东半岛,从鲁北平原到历山南麓,山东省不断探寻“两山”转化的多元化路径,生动讲述“护绿生金”的实践故事,描绘“青山复绿金山来”的共生之美。截至2024年底,山东省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位居全国前列。
2023-12-28
2023-12-28
2023-12-31
2023-12-31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