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一系列跨域性、脆弱性、复杂性的生态修复难题。构建有效的第三方治理机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武陵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武陵山区生态修复攻坚战,对于筑牢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促进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引入第三方治理机制,找准生态修复“道”的定位。武陵山区横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功能价值显著。但相当长时间内,武陵山区部分地区存在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特征。为发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非消极作用,近些年政府各职能部门相继推出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建议》等。第三方治理机构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为导向,将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付费”模式,为解决武陵山区生态环境修复面临的环境治理能力弱、责任主体划分难、政府跨域治理协调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指明了新方向。
提升第三方治理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攻克生态修复“术”的难题。现阶段,武陵山区生态修复工程在“监测—评价—诊断—治理”等环节,仍面临着关键技术不够成熟、污染治理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未来,需逐步推动绿色创新与第三方治理的深层次地融合。一方面,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基础性研究,培育壮大绿色创新技术主体,围绕武陵山区生态特征与生态修复薄弱技术,“把准脉、开好药”。另一方面,引导第三方治理企业加大研发技术投入力度,在行业内培育一批以关键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领军企业,形成行业示范效应,通过“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优化”的科学技术创新路径,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支撑持续打好武陵山区生态修复攻坚战。
完善第三方治理金融支持,推动生态修复“量”的积累。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上存在大量中小微企业,依靠其自身力量难以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资金约束问题,造成第三方治理企业在“数量”和“体量”上的窘境。对此,一方面要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如推进排污权交易抵质押融资改革、加大环保重大装备融资租赁优惠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环境污染治理企业专项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措施,激励企业立足长远发展,在一些资金投入大、研发技术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但生效修复成效显著的“重量级”项目铆足劲、扎好根,啃下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硬骨头”。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与第三方治理机构开展域内合作,通过创新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建立域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等,加强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金融支持体系,以金融“杠杆”提升武陵山区生态修复能力。
推进第三方治理数智变革,实现生态修复“质”的飞跃。当前,武陵山区生态修复面临监测网络体系不完善、生态环境数据挖掘不深入、智慧化监管水平不够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要联合建立武陵山区生态大数据采集系统,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立体感知物联网,为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数据基础。要基于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库开展大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与智能化应用,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展典型生态问题仿真与预测研究,为环境污染第三方平台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提供智慧解决方案。此外,要构建相互连通、共创共享的数智平台,打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评估、预警、决策等多个环节的信息壁垒,打造强大的“数智化中枢”,统筹推进数智技术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深度应用,推动武陵山区生态修复工程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数字农业发展机制及对策研究”(23JD042)阶段性成果】
2023-12-28
2023-12-28
2023-12-31
2023-12-31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