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深入打好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任务。对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治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治理方法:
农村黑臭水体的污染源最重要的包含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两个主要方面,污水直排入河就会导致河湖生态遭到破坏,出现黑臭的情况。
因地制宜采取纳管、集中或分散处理方式治理生活垃圾污水。优先选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化处理模式,如建设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防止粪污进入水体。
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采取生态沟渠、植物隔离带、生态缓冲带、径流集蓄池等措施,加强农田退水的拦截净化。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完善粪污收集、贮存和处理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
定期对水体进行清淤疏浚,清除淤泥、杂草、垃圾等杂物,恢复水体的自然流动状态。水质净化:
建设或升级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处理,确保出水水质达标。加强河道的维护和管理,减少河道的污染物输入。
结合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来进行水生态的修复与重构。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能够产生小于200nm的富氧气泡,并溶解于水中,从而在30min提升水体底部的溶解氧含量,营造富氧生境,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为了更加巩固超纳米气溶复氧系统消黑除臭后的效果,能增加生态修复的方式,来实现水质提升。
在水体周围建立生态湿地,增加植被种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引进适宜的水生生物,如鱼类、贝类、藻类等,促进水体生态平衡。对崩岸、塌岸严重的河段,采取必要的生态护岸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以现有岸坡为基础,适当修建生态护坡,提升河岸抗冲刷能力。种植林木和草本植物,增强河岸的生态功能。
依托“乡村大喇叭”、“生态振兴之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加强生态环保有关政策法规、正面典型治理案例的宣传。
对群众反映强烈、返黑返臭严重的负面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建立水体监测网络,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水体环境评估,及时掌握水体环境质量状况。督促指导农村新开办涉水排放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水直排外环境。
建立农村水体日常巡查管护制度,合理规划利用农村水体资源。探索采取政府补贴、受益者适当付费等方式,建立健全农村小微水体管护长效机制。加强废弃农膜、化肥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构建村庄收集、乡镇转运、市县统一处置的回收处理体系。
综上所述,对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一起努力,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控源截污、清淤疏浚与水质净化、水生态修复、加强监管与长效管护以及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2023-12-28
2023-12-28
2023-12-31
2023-12-31
2024-01-03